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一起采風去》教案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一起采風去》教案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對家鄉民風舊俗的判斷能力,探究本地區存在的陳規陋習,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和各種迷信活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家鄉優良傳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自覺抵制低俗文化的不良影響。
教學過程:
一、課前初探
1、師:上課之前,老師想調查一下,在我們班有多少小記者?你們有沒有采訪過別人?這次有個非常好的機會,不知大家想不想做一次真正的記者?其余同學有沒有興趣?我們要以小記者的身份去尋找自己家鄉的民俗風情。
2、欣賞各地風土人情圖片,引出課題并板書:一起采風去。
3、討論采風的內容及采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二、課中探究,匯報展示,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活動內容,自由組合,可以分為“故事收集組”、“手工制作組”、“民間藝術組”等。制定計劃,分工探究,也可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活動。
2、反饋材料。感悟深化,提升認識,學習教材中的采風方法。請學生找找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幾種采風的內容。教師根據回答板書:搜集傳說,找對聯、謎語,了解飲食,服裝,學民歌和地方戲,學小手藝,了解民俗習慣。
師:除了書本上向我們介紹的幾種采風內容之外,我們還可以去了解家鄉的什么風情?
3、討論采風過程中將會遇到的困難和尋找解決的方法。
4、采風方法訓練。
師: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應當講禮貌,這樣別人才會接受你的采訪,樂意教你各種手藝。下面我們來演一演小記者搜集故事和傳說的過程。師演被采訪者,學生當場采訪。
5、學生共同評議采風訓練過程中,學生行為表現的優點及不足之處。
討論并制定采風計劃
(1)分組。教師調查采風內容的意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向自由組成小組,并按小組就坐。
(2)制定采風計劃。
師:出去采風之前,先得制訂一個詳細的計劃,想想計劃除了要確定活動主題、活動時間之外,我們還得考慮哪些東西?
師小結:一個詳細的計劃除了必須有活動主題、活動時間、活動方法、成果表現形式和活動內容之外,還得有活動感想及小組成員等。
師出示表格:以“搜集傳說”為例,填寫表格。
①確定活動主題“搜集傳說”。
②討論活動方式:小記者采訪,看地方日志、上網查詢。
③討論成果表現形式:講故事、談感想。
(3)各小組共同討論,制定計劃。
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指導“了解家鄉飲食、服裝、住房特點”的小組,教師提示學生可只選其中一個內容:飲食:可以了解平時的主食、菜與其他地區的不同之處。可以學做風味小吃。
服裝:可以調查本地區與其他地區服飾的不同。了解一下本地區有名的服裝企業。
住房:了解一下住房的結構與裝修特點。
課堂小結:師:出去采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我們得注意安全,等到下次采風歸來之時,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個小組的收獲,到時候我們將會組織一個“采風歸來”的活動。希望每位同學都能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并且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所學到的本領。
(4)生成問題,拓展延伸“采風歸來”活動,學生自告奮勇地匯報采風結果,在學生匯報時,教師有意識地把相同的內容安排在一起,并進行評價、指導。
①搜集故事和傳說的,要求講講這一個故事或傳說,并談談自己的看法。
②調查飲食住房的,要求談飲食、住房的特點,再談感想。
③收集民族習俗的要學唱民歌、地方戲,當場露幾手,談談自己的感受。
④學小手藝的當場表演,并談感受。
⑤調查風俗習慣用語的,把調查的結果講給同學們聽。
三、課后實踐
小結:同學們,從剛才的匯報情況來看,大家肯定花了不少的精力。老師相信,你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說不定以后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記者。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一起采風去》教案】相關文章:
《我們去探險》教案03-26
民間采風教學設計(通用11篇)04-09
品德與社會《我為家庭添歡樂》教學設計范文10-09
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教案03-20
我們去春游活動教案(通用8篇)02-01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英語期中試卷05-19
大班社會活動到小學去教案(通用17篇)06-08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句子復習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