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啟蒙》教學反思
《難忘的啟蒙》教學反思
《難忘的啟蒙》是一篇回憶啟蒙老師的文章。文章重點回憶了抗日講演比賽、老師對“我”的兩次批評及對日語課抵制的三件事,表現了啟蒙老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表達了作者對啟蒙老師的崇敬、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完這篇課文,我覺得我在以下幾方面做得較好。
一、抓準教材重難點,體會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內容也比較多。在一節課中,既要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訓練,又要引導學生領悟文章思想內涵,確實有一定難度。我深入鉆研教材,準確把握課文的重難點;課堂上,我緊緊扣住教材重點內容,引領學生深入地自讀自悟,因此,在短短的一堂課里,學生能深深感悟啟蒙老師身上那種愛國、誠實、正直和勤勉的優秀品質,感受到了作者對啟蒙老師崇敬、感激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二、引導學生自主感悟,培養閱讀能力。
課堂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讀自悟,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如,課文寫了老師的兩次批評,一次是作文不切實際,不真實;另一次是寫大字很不用功,結果本可得甲的,卻得了丙。通過自主探究,學生對課文中老師的“兩次批評”有了較深的
感觸。這時我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感受。因話題離學生現實很近,學生感觸很深。
三、仿寫片段,讀寫結合。
學完本課,我播放了《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這首飽含深情思念老師的歌曲,在優美的樂曲中,我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啟蒙老師,想想自己的老師做的哪件事使你難以忘懷,通過這件事感受到了什么,然后仿照課文寫片段。這樣的設計,有效地進行閱讀遷移,使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課堂上,我側重引導學生談談“如果你被老師批評了,會有什么感受?”而忽略了課文中啟蒙老師要求學生習作寫真實,其實在教育學生“說真話,做真人”的道理,這也是做人的真諦!通過這件事反映了老師身上的誠實、正直的品質,但我在小結的時候未點化到這點。再如:由于本課篇幅較長,我在自學時讓學生自由閱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以致于在講解的過程中較倉促,有點“走馬觀花”的感覺。難忘的啟蒙本應抓住題眼“啟蒙”來揭示文章的中心,結果由于時間關系,卻沒能解決,學生雖然也能通過自讀自悟來體會文章的重點,但老師沒能再總結一下,覺得有點欠缺。還有:在聯系生活實際方面,我雖然也能做到,但我沒能適時地抓住學生資源,進行指導,充分引導學生談談更多的老師,進行拓展延伸,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學生的感受,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設,在課堂上才會從容自如。
【《難忘的啟蒙》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月光啟蒙》經典教案03-20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