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教學設計
小學品德教學設計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教學目標:
1. 1、了解中國步入全球化發展道路,走向世界的曲折歷程。
2. 2、 通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體會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聯系,感受全球化給國家建設,人們生活帶來的發展和變化。、
3. 3、培養學生開放的國際意識,培強社會責任感。
4. 4、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1、感受經濟全球化給國家建設,人們生活帶來的發展與變化。
2、 初步培養開放的國際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難點:使學生自覺做到關心祖國的建設與發展。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外國的動畫片嗎?今天,王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動畫片的主題曲,仔細聽,他來自于哪部動畫片呢?(聰明的一休、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我創設了問題情境,引起和保持學生的注意,以音樂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產生表達的欲望。)
二、了解身邊的外國品牌產品
孩子們,除了外國的動畫片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些產品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過渡語預設:1、食品2、汽車3、手機4、數碼產品5、化妝品、6、服裝)
今天老師做一次調查,媽媽用外國品牌手機的請舉手,爸爸用外國品牌手機的請舉手,看來,外國的品牌手機占據了中國很大一部分的市場,我們同學中,經常穿外國品牌服裝的同學請舉手,經常穿國產品牌服裝的同學請舉手。哈哈,那我們很多同學穿什么?回到原始社會了?總的來說,我們大部分同學穿的是國內生產的衣服,對嗎?為什么兒童服裝以國產品牌為主?我國是服裝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我們自己生產的服裝就很不錯,所以,進口的就相對要少。
1.除了商品之外,我們發現外國的體育和文化也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比如說,見面了,我們喜歡用英文說“hello”.
2.可見,外國的商品和文化無時不在影響著我們,那么,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思考過,外國商品大量進入我國,你認為是利大還是弊大?
3.好,我們的爭辯就先進行到這里,其實爭辯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通過剛才同學們的爭論,認識到了大量商品流入中國,對我們確實有利也有弊!那么我們不開放市場行不行?(不行)因為,中國的發展需要世界!(板書:中國需要世界)
(設計意圖:經濟全球化是一種現象,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對現象的把握,不可能通過講述來完成,也不可能作全面深入的闡述。如何讓學生深刻地感知這種現象,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所在。我選擇了學生熟悉的商品入手,比如外國的動畫片、肯德雞、麥當勞,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服裝、電器、手機、汽車、影視等,學生從身邊琳瑯滿目的外國品牌商品以及耳聞目睹的習俗、生活方式,深刻感受全球化給國家建設、人們生活帶來的發展和變化。這些課程資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三、了解曲折的發展歷程
(一)絲綢之路
*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一千多年前,隨著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誕生了。
1.絲綢之路給世界帶來了什么?給中國帶來了什么?
*過渡:一條絲綢之路,連接了亞洲、非洲、歐洲,讓世界了解了中國,也讓中國了解了世界,中西文化的交融,創造出了更加燦爛的文化,使中國逐漸富強起來沒,但是我們對外開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二)曲折歷史
*從明朝中葉開始,我國封建統治者推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大家看,就是這樣一盒普通的火柴,一枚釘子,你知道在你們爺爺奶奶小時候叫什么嗎?(洋火,洋釘)
1. 為什么這些東西都加了個“洋”字呢?(姓“洋”呢?)
*貧窮落后的舊中國,工業的落后,產生了諸如我們剛才所說的一系列洋貨;即使到了新中國初期,由于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國實行封鎖禁運,我國的經濟建設仍然是在一個近乎封閉的狀態下進行的。
*可喜的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提出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我們大家一起來讀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爺爺說的話。(出示課件)
1、 從此,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我們和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請大家打開書70頁,看看發生了哪些變化?
(是呀,有更多的人可以到國外受異國風情,學習國外的文化和技術)
(我們可以吸納更多的資金,來建設我們的祖國)
(2001年中國加入了WTO,標志著我國完全融入到了世界經濟體系之中。)
2、同學們,你們最近關注新聞了嗎?4月12日。我們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美國總統就人民幣升值問題進行了會晤。接下來,請大家看一組數據。看看我國的外匯儲備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樣的感想。(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了。我們出口的商品越來越多了。)
(設計意圖:了解中國實施對外開放、步入全球化發展道路的曲折歷程,認識到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了。)
四、了解我國產品出口國外的情況。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有什么商品走向世界了呢?
宋祖英的歌聲飛出了中國,飛向世界。
京劇、臉譜、唐裝。
2.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組圖片,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看了圖片,你們有什么感受呢?
3.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中國商品”在世界上有什么樣的影響嗎?曾經有一位美國的家庭主婦做過這樣的一個嘗試,一年之內不買中國的任何一件商品,一年的嘗試結束后,她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沒有中國商品的生活一團糟。
(出示課件)
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走向了世界,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我們中國的商品了。世界需要中國。(板書:世界需要中國)
4.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前段時間,老師買了雙阿迪達斯的鞋,仔細一看,我發現外包裝上寫的是中國制造的,老師手里拿的這個PHILIPS剃須刀寫的也是made in china.看到這么多外國品牌商品都是“中國制造”,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生:從某種程度上說,外國品牌代表著一定的質量,技術和管理水平,當中國品牌有了自己的技術革新,真正質量過硬了,也能走向世界。
師:是啊,我們中國的經濟要想更快更好地發展,不僅僅需要中國制造,還需要更多的中國創造,創造出我們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深度等都有了質的提升,對經濟全球化現象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認識到我們中國的經濟要想更快更好地發展,不僅僅需要中國制造,還需要更多的中國創造。)
五、結合生活實際,感受課題內涵。
1、 同學們,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我們不僅僅有商品的流通,文化的交流,更有情與情的碰撞,心與心的相連。你們還記得5’12汶川大地震嗎?突如其來的八級大地震,給中國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在這場災難面前,中國并不孤單。因為世界各國都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出示課件)
2、同學們,看完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3、各國對我們的幫助,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此時此刻,我們的地球仿佛變小了,就在不久前,海地發生地震,我國也紛紛捐款、捐物。盡管我們的膚色不同,盡管我們的身體里流淌著不同的血液,但是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在災難面前,人文關懷早已經超越了種族和時空的界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也是我們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個主題的最好體現。
(板書: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多個領域了解經濟全球化現象)
六、拓展。
1、是啊,只有地球村的人們互相交流、互相幫助,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同學們,2010年上海世博會隆重召開了,這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也是全球人民的盛會,讓我們一同去感受吧!(出示課件)
2、伴隨著這優美的樂曲,我們將結束今天的課程,下課后請同學們繼續關注世界全球化所帶來的發展與變化。
(設計意圖:結合時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經濟全球化現象)
板書設計:
1、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世界需要中國 中國需要世界
七、當堂訓練與達標檢測設計:
請列舉中國出口的特色產品。
(設計意圖:通過當堂達標檢測,反饋出學生對中國特色產品的掌握程度。)
課后作業設計:
圍繞:“經濟全球化發展還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進行思考,并把你的想法說給周圍的人聽。
【小學品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設計02-22
品德與社會《我為家庭添歡樂》教學設計范文10-09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音樂《賣報歌》教學設計02-21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小學《圖書借閱公約》的優秀教學設計01-19
小學正反比例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