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教學設計
《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34頁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例的意義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比例的意義的深化和發展,是后面學習解比例知識的基礎。它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小學階段學習比例初步知識的一項重要內容。
【教學目標】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能根據乘法等式寫出正確的比例。
2、通過觀察、猜測、舉例驗證、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探究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滲透有序思考,感受變與不變的思想,體驗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價值。
3、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究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根據乘法等式寫出正確的比例。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堂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想、反思等數學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本節課的教學緊緊圍繞這一理念,先讓學生學習比例的各部分名稱,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最后通過簡煉的分層練習,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質,體驗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價值,滲透假設、驗證、優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對應”和“變與不變”的思想。
【《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比例的基本性質小學教案設計01-31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3-20
《減法性質、除法性質》教學設計02-23
小學正反比例教學設計03-19
教學設計基本步驟(精選10篇)01-13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小數的性質》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2篇)04-26
關于單元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02-27
平行線的性質教學設計(通用12篇)05-26
《比例的應用》的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