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的部分教學反思
《祖父的園子》的部分教學反思
由于是借班上課,在課前談話時占去了上課的時間,上課中,學生活動時間較長,這都影響了進度,導致課尾的匆匆收場,以至于沒有計論好:為什么在17自然段沒有一處是寫“我”的自由、快樂,卻能讓人清楚地感覺到自由和快樂?這一問題雖然有一部分同學從感性中理解,但還應讓學生有一個理性思維,明白這種“借物言志”的寫法。學生交流這一段的學習所得時,提到了“愿意”這個關鍵詞,老師還應讓全體抓住它,放大它,通過自由讀來體會它的意義。在組織上文的學習匯報時,雖然沒有發現學生劃出“瞎鬧”、“亂鬧”等詞,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找到在這一自然段中它們最不能少,從而培養學生去粗取精的閱讀能力,這更是略讀課文教學的“有所為、大有作為”的地方,略讀可以減掉一些,但這里須加強一下,合理運用好時間便能夠做到。
在布置學生寫“廣告語”時,如果引導其力爭在寫話中運用上“愿意”、“瞎鬧”、“亂鬧”等詞語,不僅深化對這些關鍵詞的理解,還能獲得真正的意義延伸。教學本該如此,在敗筆與遺憾中生長教學智慧!
【《祖父的園子》的部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祖父、后園和我》教學設計與反思06-15
我家的園子經典教案03-20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