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七老爺廟導游詞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游,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那么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塘七老爺廟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塘七老爺廟導游詞1
七老爺廟在西塘人那里又叫護國隨糧王廟,這個廟宇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的傳說,大致如下:
在明代崇禎年間嘉善一帶鬧饑荒,人民都快餓得不行了,而這時候剛好當時的一位七老爺督運皇糧經過,看到餓殍遍地而內心非常痛楚和憐憫。善心大發,竟在沒有征得皇帝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皇糧盡施舍于民救災。他自己知道私自將皇糧散發給民眾是死罪,于是就在雁塔灣河里投水自盡。這在嘉善附近一帶的老百姓聞聽了這個消息,非常悲痛,于是他們為感謝這個舍身搭救他們的清官,而自發的集資為他蓋了一座廟宇,以示紀念和懷念他——七老爺廟。七老爺廟現在香火很旺,去西塘的`人都會去此求福祈神,有空的話大家完全應該去看看,是個不錯的地方。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三是西塘人民的守護神七老爺的生日,這一天要舉行隆重的廟會活動,大家把七老爺和七夫人的行宮抬出廟門,從晚上十一點出發,在西塘各按預定路線走,一路旗幟飄揚,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浩浩蕩蕩巡游,鎮上經過的許多地方都搭了帳篷,供七老爺與七夫人在帳內稍歇受供,到次日下午才回到廟中,于是在廟內開始演大戲,連演三天。幾乎全城出動,打蓮廂、扭秧歌、調龍舞獅,人聲鼎沸、盛況空前,場面熱鬧非凡,現在四月初三已成為西塘人一年四季最大的民間節日。
西塘七老爺廟導游詞2
七老爺廟——嘉興西塘“七老爺”是西塘人心目中,家鄉最大的守護神。他并不是哪路神仙,而是過去的一位好官:七老爺姓金,在家中排行第七,有一次運糧經過西塘,時值鎮郊旱災嚴重,顆粒無收,路有餓殍,其狀甚慘。金動惻隱之心,私自發放糧食救濟,災民賴以存活者甚多。而金解糧至京,朝廷追究其事,金以身殉法。百姓感其恩德,特建此廟以表紀念。金排行第七,故百姓稱之為七老爺。七老爺廟又叫護國隨糧王廟,選址雁塔灣附近。
七老爺廟七老爺廟直至今日還是香火不斷,新建的前殿向外大開街門,農村來的或外地來的燒香者可以坐船直接到廟門口。大門的門楣上書“護國隨糧王廟”六個大字,這是本鎮書法家江蔚云的手跡。前殿高爽,現作門廳用,里面是一個天井,有供人燒香燭用的大燭臺。天井正中置有高2.5米的一只鑄鐵大香爐,上書“護國隨糧王”5個字,香爐雖粗糙一些,但十分莊重,是善男信女捐奉的。而后殿則是留下來的老建筑,經過古鎮人民的修繕,仍然維持良好的狀態。它的建筑非常特別,殿前沿有廊檐,桁條椽子都很講究并呈拱形。殿的門檻上是一排木質落地長窗,這是一般廟宇的殿飾?邕^門檻,仰望上面仍舊是一條條桁條排列十分整齊的廊檐。實際上這些都是大殿的一部分。這條殿內的檐廊特別考究,很像官戶人家的堂屋,上面的瓦板都是上等品,每塊都刨磨過的,光滑整潔。這種建筑風格在一般的廟宇中很少見到。
西塘七老爺廟導游詞3
護國隨糧王廟,亦稱“七老爺”廟,是為紀念明朝時期的一個清官而建立的地方神廟。
相傳明朝崇禎年間,嘉善一帶鬧旱災,處處饑民。當時有個姓金的老爺,家中排行老七,人稱金七,是個朝廷押運皇糧的小官,他不忍見百姓挨餓便將皇糧拿出來賑災,但又知私放皇糧乃犯國法之罪,于是就在雁塔灣投河自盡。當地百姓為紀念他這個好官,于是籌資建造了“七老爺廟”供奉七老爺和七夫人。在七老爺投河自盡后朝廷查清真相,追封為“利濟侯”,后又加封為“護國隨糧王”,七老爺廟便同時改名為“護國隨糧王廟”。
七老爺廟大門就開在街邊,前殿是新建的,后殿基本上是舊貌新修,它的建筑非常特別,殿前沿有廊檐,桁條椽子都很講究并呈拱形。殿的門檻上是一排木質落地長窗,這是一般廟宇的殿飾。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三七老爺生日,都會在這里舉行廟會,在那天,西塘的人們都會走上街頭游行,并為今年祈福,非常熱鬧。
【西塘七老爺廟導游詞】相關文章:
西塘旅游導游詞_西塘古鎮景點導游詞12-26
西塘旅游導游詞12-26
永州柳子廟導游詞12-24
杭州岳王廟導游詞范文12-27
江蘇的夫子廟導游詞12-24
秦皇島孟姜女廟景點導游詞3篇-河北導游詞01-05
西塘古鎮旅游作文12-19
上海城隍廟旅游導游詞3篇_上海導游詞12-24
關于上海城隍廟導游詞3篇_上海導游詞12-24
格子兮《西塘有雨》歌詞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