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紅石峽導游詞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游人員,往往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由引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河南紅石峽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河南紅石峽導游詞1
被譽為“華夏第一奇峽”的紅石峽,長1500米,最寬處不過20米,最窄處不到5米,整條峽谷處于地表以下。游覽這個景點,都要沿著一條彎曲的階梯路,一步一步地下到86米深的谷底,才能欣賞到深藏的`奇景。素有“盆景峽谷”之美稱的紅石峽景區集秀、幽、雄、險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兩岸峭壁山石秀麗,仿佛鬼斧神工雕鑿而成。明代懷慶知府徐以貞曾寫詩夸道:何年鬼斧劈層崖,鳥翼飛來一線開。斜陽在山歸意懶,不堪回首重徘徊。
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巖、仙苑、圣頂、疊彩洞、青龍峽、峰林峽等十一大景點。還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臺瀑布。
紅石峽(溫盤峪)位于子房湖南,峪內夏日涼爽宜人,隆冬青苔卉蒔草翠,故稱溫盤峪。它集泉瀑溪潭澗諸景于一谷,融雄險奇幽諸美于一體,被風景園林專家稱贊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谷里分布:首龍潭、黑龍潭、青龍潭、黃龍潭、臥龍潭、眠龍潭、醒龍潭、子龍潭、游龍潭,構成九龍溪。還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雙獅汲水、孔雀開屏、棋盤石"等景觀。谷口南端有一狹窄的峽谷稱為"一線天",且有瀑高60余米的白龍瀑布。兩側高山聳立,恰似一個石闕,正好是云臺山的西大門。
據地質專家考證,12億年以前,這里是一片海灘,隨著當時海平面的上升與下降,本區時而沉入海底,時而露出海面。由于地殼多次的造山運動,使大海變成了高山。紅石峽是造山運動形成的斷層帶,由紫紅色的砂巖構成。由于鐵的含量不均勻,導致砂巖的色調深淺不一,形成各種美麗的圖案。崖墻下的一系列斷階,完整地體現了造山運動的過程,又展示了造山運動的偉大。
河南紅石峽導游詞2
紅石峽云臺山古稱:“覆釜山”,又因山岳高峻,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故又名云臺山.云臺山屬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勢險峻,主峰孤巒秀矗,形似一口巨鍋,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故得名云臺山。
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為太行山風景名勝區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河南省四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東北30公里的修武縣境內。北鄰山西省,東接輝縣市,西與方山對峙,南面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巒疊翠,雄奇險秀。春日山花爛漫,夏季滿目蒼翠,秋季紅葉似火,冬天蒼茫雄勁。風景之美,兼有泰岱之雄、華岳之險、峨嵋之秀、黃山之奇、青城之幽于一身。
紅石峽云臺山山險水秀,氣候涼爽宜人。景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干寒。由于北部太行山系的屏障作用,背風向陽。平原為豫北高溫少雨區。山區地形復雜,氣候隨海拔與山勢山形變化各異、差異明顯。這里泉源豐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蓋了整個山巒,各種樹木和奇花異草種類達四百多種。中藥材蘊藏豐富,除人參、靈芝外,還有聞名國內外的四大懷藥(地黃、菊花、山藥、牛膝),以及茱萸、連翹、天麻、當歸等二百多種。唐朝藥王孫思邈曾在此采藥煉丹,至今這一帶山區還流傳著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云臺山區各種地方特產,與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
這里有被列為國家優良羊種的修武黑山羊,個大肉多,體質健壯,肉鮮香細膩,且無膻味。其營養價值很高,有較強的益氣補腎,祛寒暖胃功能,為老年人和久病弱者的滋補佳品。另外,還有十足全蟲、白山藥、山木耳等,均別有特色,遠近聞名。
【河南紅石峽導游詞】相關文章:
河南概況導游詞-河南導游詞12-31
河南名勝古跡導游詞-河南導游詞01-22
河南景區導游詞3篇-河南導游詞01-07
金絲峽導游詞范文-陜西導游詞01-15
重慶南川神龍峽導游詞01-20
三峽導游詞范文01-02
三峽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27
洛陽景點導游詞-河南導游詞12-31
河南芒碭山導游詞01-09
長江三峽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