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国产午夜三级-国产性大片黄在线观看在线放-国产性老妇女做爰在线-一区一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青城山導游詞

時間:2025-04-10 17:50:13 歐敏 導游詞 我要投稿

青城山導游詞600字(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游人員,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城山導游詞6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城山導游詞600字(精選15篇)

  青城山導游詞 1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現在出發去游覽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說青城山有陰陽36峰環狀排列,峰銳崖陡,林木蔥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說法是說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說“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墒窃t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這個故事并非傳說,山上保存的唐碑詔書全文具在,足以作證。

  道教文化

  說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兩仟多年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歷代高道的主持和經營,青城山一直作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護。可以說,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遺址、歷史傳說、飲食習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滲透著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發展也有幾個起落。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崍山系的'鶴鳴山(今大邑縣境)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因張陵被其弟子尊為“天師”,所創道教也叫“天師道”。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于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說,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到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創清微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內丹術與符咒術相結合,稱“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為“雷淵廣福真人”,一時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興旺起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于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后來陳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欽賜御書“丹臺碧洞”,并封他為“碧洞真人”。

  山門

  各位貴賓,現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輝煌的山門和后面青翠入云的山林,總是讓每一個來客感到—股濃濃的幽意,急于走進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請不要著急,讓我們先看看山門旁的建福宮。

  建福宮,在丈人峰下,始建于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丈人峰因寧封得名,相傳寧封是黃帝時的制陶官員,能履蹈烈焰,隨煙上下,又能駕御風云,寧封幫助黃帝學會“龍蹺飛行”之術,打敗了蚩尤,統一華夏,被黃帝封為統領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時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觀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寧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宮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補建。

  青城山導游詞 2

  大家辛苦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青城山的腳下,因為我們是組團游客,在此之前我們已事先為大家購買了門票,請大家隨我往這邊走,記住要跟緊哦,離我較遠的游客可以看我手中的導游旗,不要擠,一個一個來,大家都會進去的。唐代詩人杜甫有詩曰:“自古青城客,不唾青城池!彼,請大家除了足跡什么也別留下,愛護這里的衛生。

  自古以來,不少羽客,隱士來此結廬居住。傳說,有位老人在一日夜半似夢似醒間,忽見那太上老君下凡對他說:“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名錄丹臺矣!”傳說,這位老人拜領老君所授,日昧秘文,能集三萬六千神靈,以供驅使。傳說,這位老人到此后,不愿離開,在此結廬傳道。聽了這些傳說,你們是否對這位老人越發好奇了呢?現在我們正通往我們今天游覽的主要景點,天師洞的路上,去看看這位老人得道成仙之地。

  踏在這塊塊青石板上,看看周圍的參天古木,大家是否有“青城天下幽”的感覺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碑斈銈兛吹竭@青石板上布滿的苔蘚,屋頂上斑駁的落葉,并不是山上的道士偷懶,而是為了體現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理念與青城山的景色相得益彰,因此才有了“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并發展成為道家的第五洞天。所以,請大家注意安全,小心地上的苔蘚,不要滑倒。不知不覺我們已走到了天師洞,它又名常道觀,創建于隋大業年間,也就是公元605----61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可見它飽經風霜,見證了道教在此發展的興衰。初建時名遠慶觀,唐改稱常道觀,宋代又改名為昭慶觀,或稱黃帝祠。因為觀后有天師洞窯,一般人又將其稱為“天師洞”。

  從門外觀看,他為重檐歇山頂建筑,而古代這種建筑模式是最高地位的象征,可見道教在當時的地位。我們正踏入的是天師洞的山門,一條長長的石級將人們引向幽靜深遠的宮內。石路兩側鑲有石刻,上刻黃炎培、謝無量、吳稚暉等人的詩文。 古常道觀位處白云溪和海棠峰之間山坪上,海拔高1000米,后有第三混元頂聳立如屏,左接青龍崗,右攜黑虎塘,三面環山,前方白云谷視野開闊,可望千崖迤邐,萬樹凝煙,身居深山目及天際,一派神仙都會的境界。而且天師洞的宮觀建筑把山門、三清殿和黃帝殿作為核心,布置在中軸線上,大小十多個天井和曲折環繞的外廊,隨地形高低錯落,把殿宇樓閣聯成一片,廊柱上楹聯詩刻,天井中古木奇花,充滿詩情畫意,與周圍的山景相襯,分外幽雅。十分符合道教的融于自然的思想。

  大家請隨我來,我們一進門就可以看到這三座塑像,他們就是該殿中供奉的三清教主。中間這位是元始天尊,他手拿混元珠,象征“天地未行,萬物未生”的“洪元”狀態,為三清之首。他的本體是長生不老的,即使天地萬物都毀滅,他仍絲毫不受影響。每當新的天地形成后,他就下凡人間,在世間傳道度人。當然,他所度之人也非等閑之輩,都是有很高神品,神階的神仙,如太上老君,五方天帝等,可見老大的地位不可動搖。在道教神仙譜系中,雖然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但是民間影響最大的卻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他最早并不是神仙,而是人,即古代在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大家看,元始天尊右邊也就是我們左邊的這位就是道德天尊了,老君常常像這樣是一副皓首白發,慈顏微笑的神情。他手搖太極扇,象征著世界已初步形成的“太初”狀態。道德天尊左邊這位就是我們道家中的靈寶天尊,他是三清中排行老二的尊神,一般又被稱為“太上道君”或“上清靈寶天尊”。盡管他的地位很高,但是由于來歷不是很清楚,影響較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小的多。他懷抱太極圖,象征著世界從無形向有形過度的'“混元”狀態。

  黃帝祠是黃帝祠,里面供奉的軒轅黃帝。殿宇重檐回廊,古樸靜雅,橫額上有大書法家于石任手書的“古黃帝祠”四個金字,祠前的“軒轅黃帝洞碑”刻的是馮玉樣將軍1943年撰題的頌詞:“軒轅黃帝,偉大民祖,戰功烈烈,仁愛各族。制禮作樂,能文能武,垂教子孫,流芳千古!边@位中華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為神。青城山因有黃帝到丈人山,訪寧封修習“龍蹺飛行”之術的傳說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間山上就立洞祭祀了。

  天師洞南,有古龍橋,這里兩巖斷裂,下臨深谷,古代以木飛架其間,后依巖壁鑿成通道。游人至此,頭頂丹巖,俯窺深澗,景色奇險。對面巖上,一道深漕縱貫蒼巖,深20余丈,闊6丈,名擲筆槽,亦稱“涮筆槽”,裂槽從巖頂直到山足,深約70米,寬約18米,兩巖斷裂,下臨深谷,古代以木飛架其間,令人心顫目眩,后依巖鑿壁成通道,旁置石欄。到此,頭頂丹巖,俯瞰深谷,景色奇險,名為偏橋。喝令魔王不得再為害百姓,朱筆畫山,筆跡成槽,留下奇觀。

  觀后峭壁上有一處檐穴,名叫“寶仙九室洞”即道教第五洞天。廊亭依山崖而建,山崖下有一洞,相傳乃張道陵修煉之處,此即人們所說的天師洞。洞窟的最上層有一石龕,其中供奉著隋代雕刻的張天師石像。面有三目,神態威嚴。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有天師鎮山之寶:“陽平治都功印”。洞外還有張道陵三十代孫、宋代虛靖天師張繼先的塑像。宮觀西北處有“降魔石”。傳說當年張道陵在此降伏惡魔時,有巨石擋道,張以劍劈石,如砍豆腐,石分為二,再分為三。至今可見三巨石沖天而立,其中一塊有“降魔”兩字。

  我們的講解就先到這里了,現在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你們可以到處看看,二十分鐘后我們到這里集合,請大家注意安全!

  青城山導游詞 3

  我們現在要去參觀青城山。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部,古稱“天蒼山”,又名“張任山”。在成都以東68公里,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蕭勞峰的主峰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危、峨眉之秀、夔門之英雄齊名,有“青城乃天下美景”之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0年,它與都江堰一起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受2008年汶川地震影響較大。青城山在歷史上有許多名字,包括“文山山”、“古天山”、獨山山、張任山、赤城山、青城府和天國山。青城山被譽為“世界第五名山”。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部,成都市以東68公里。蕭勞峰的主峰海拔1260米。青城山被起伏的山峰和青翠的樹木環繞,享受著“青城山是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的美景。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中國道教十大洞窟之五。

  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后山。千山是青城山風景區的主體部分,面積約15平方公里,風景優美,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景點有苻堅宮、自然風光、石天洞、朝陽洞、祖師廟、上清宮等。后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美、林幽、山雄偉,高不可攀,直上云霄。冬天冷,夏天極其涼爽,這是一個奇跡。主要景點有金碧天倉、圣母院洞、山泉霧池、白云群洞、天橋奇觀等。

  自古以來,人們就用“你”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綠意盎然,空寂無人,群山、山谷、寺廟都隱藏在郁郁蔥蔥的綠樹之中。道觀亭采用天然材料制成,沒有假雕和裝飾,與山林和巖泉融為一體,體現了藝術大師崇尚的簡約自然的風格。青城山有三大自然奇觀:日出、云海、神燈。其中,神燈(又稱神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圣光的最佳場所。每年夏天雨后陽光明媚的'時候,夜幕降臨之后,上清宮附近的圣燈閣里,山上都有亮點,忽明忽暗,忽明忽暗,一次三五盞,有時上百盞,山谷像星星一樣閃閃發光。傳說青城山的神仙們用燈籠來慶祝張天師,燈籠被稱為圣光。其實這只是一個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場景。青城山的隱居生活受到了歷代學者的高度贊揚。唐代“詩圣”杜甫來到青城山,寫道:“客居青城山,不吐青城山。為了張任山的愛情,丹梯離你很近。

  1940年左右,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住在青城山上清宮。他尋找秘密,潑墨澄清色彩,創作了成千上萬的作品。他還封了一張郵票,自稱“青城客”。20世紀60年代,張大千在遠離海洋的巴西圣保羅畫了一幅巨大的青城山,供自己和家人躺著游泳。晚年對自己說“望山歸故鄉綠”,“現在能畫卻不能歸”,對家鄉青城仙山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在中國,這個天堂非常美麗。

  青城山導游詞 4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你們參加成都陽光旅行社的青城山一日游。我是你們的導游COCO,在這里,我預祝大家渡過愉快的一天!

  先說一下今天的活動安排。這車在九點左右到達青城山,我們乘索道到上清宮,然后步行下山沿途游覽。中午下行到山門,會有被稱為“青城四絕”的“洞天乳酒,道家泡菜,苦丁茶,白果燉雞”這樣的美食等候著大家。飯后稍作休息,我們將前往都江堰景區參觀。五點鐘,乘車返回成都。

  邊說邊走,不知道不覺中一小時過去了。車現在經過的地方是都江堰市,這里以城西北處,由蜀郡太守李冰帶領群眾于公元前三世紀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舉世聞名,我們將在返回途中參觀這里。

  青城山近在眼前了,利用這幾分鐘的時間,我把它的概況給大家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青城山主峰老霄頂,海撥1600米,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都江堰市風景區內,距成都63公里,都江堰15公里,早在1982年便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在2000年,它更是于都江堰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

  青城山屬邛崍山系,據地質考察形成于1億8千萬年前的造山運動,諸峰環峙,狀如城廊,山上林木茂盛,終年青翠,在唐代即被稱為“青城”,故名青城山。

  青城山的得名,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那就是,“清城山”的筆誤。所謂“清城”古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在唐代,道、佛二教爭奪青城山的地盤,于是唐玄宗下詔“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痹t書中的“清”字少了偏旁,從此以后人們就將錯就錯了。這種說法,也比較可信,有天師洞三皇殿內的唐玄宗手詔碑為證。

  青城山不僅以日出、云海、圣燈三大自然奇觀吸引著八方來賓更是以青城道教而名揚四海。青城道教氣功也聞名遐邇。

  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我國本土傳統宗教,它產生于東漢中葉。

  青城山作為天師道的祖山,是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

  與基督耶穌幾乎是同一個時期的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陵(后稱張道陵)在此后山大邑鶴鳴山結茅求道。他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為天師”,并尊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圣典,根據當地氐羌原始部落的降鬼驅魔的巫術創“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

  張天師于143年來到了青城山天師洞在此傳道修行,并在此羽化。此后其子張衡,其孫張魯也嗣法于此。晉范長生,唐杜光庭,南宋李少微等高道相繼來此傳道。

  在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第11代傳人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后被康熙欽賜“丹臺碧洞”封他為“碧洞真人”。從此青城道教屬全真道龍門派碧洞宗至今已傳13代。

  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他們把神仙居住的地主稱為“洞天”,青城山是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每一個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的神仙,青城山的主治神仙是供奉于建福宮,被黃帝封為“五岳丈人”的寧封子。

  青城山分前后兩山,各自面積分別為15和100平方公里。這里的36峰,8大洞,72小洞,108景一切都滲透著道教文化的精神。前山為風景區的主體部分,突出了道教崇尚自然風格的道觀遍布其間。

  說到自然風格,我們不得不提到青城山的自然之美,這里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它的“幽”,也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其中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就于1940年前后,舉家寓居青城上清宮,自號“青城客”。

  好了,朋友們,青城山到了,讓我們也來做一回青城客,同它來一個親密的接觸吧。請大家拿好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依次下車。行動時,注意安全,游覽時跟緊我們的團隊。如有走失的情況請撥打我的手機,13后面9個6。

  沿著被偉大的詩人杜甫稱為“丹梯”的石階走下來。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古名“常道觀”的青城山主廟天師洞。這里海撥1100米,三面環山一面臨澗,儼然神仙都會的景象。

  依次游覽了天師殿,三皇殿,黃帝祠,現在來到的地方是三清殿。這大殿修建于1923年,為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筑,殿前以九級石階接托。

  大家看,這前檐并列支撐的六根大石柱都采用1.2米,精工雕刻奇獸圖案的大石礎,在莊重威嚴之中,是不是又富有靈瓏的意趣呢。大殿橫列五大開間,共580平方米,也由各種精美的整石圓柱支撐。這些柱子,高4.4米,非常的氣派。大家再仔細看這柱子上端的撐弓和彎門,都采用鏤空花刻,刻有人物花草,色調素雅,工藝精美。

  這殿內供奉的就是道教至高無上的三尊神了。中間這位是住在清微天,上清境的“元始天尊”又稱“上清”或“天寶君”。左邊的.這位是住在禹余天,玉清境的“靈寶天尊”又稱“玉清”或“靈寶君”。右邊這位是住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又稱“太清”或“神寶君”即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三位天尊合稱三清,各為教主,統御各路鬼神,為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我們出殿去看看,這殿前的石欄上雕刻有“天簌靈嬰圖”,這石像都為光頭露背嬉笑玩耍的嬰兒他們的光頭上沒有戒疤,天靈蓋下凹還沒有長平,有的還有我們成都話叫的“毛根兒”,石雕用天真活潑的嬰兒代表“赤子”,按道德經上所說,“常德不離,得力歸于嬰兒!卑凳拘薜赖淖罡呔辰缇褪且竭_童心不泯的程度。石雕中所設計的“海螺”等樂器遇風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叫“天簌”,代表了道教所崇尚的自然,這“天簌靈嬰圖”,實際上代表了道教崇高的哲理和審美情趣。

  這兒還有一棵非常高大的古銀杏樹,樹高有30米,樹冠直徑有36米。我請大家猜一猜樹齡。不是500歲,也不只1000歲了。其實它差不多有2000歲了,相傳,這樹是張天師親手植下的。站在這樹下,讓我們不得不感嘆,斗轉星移,歷史變遷,時光飛逝啊。

  好了,朋友們,讓我們去參觀下一個景點吧。

  青城山導游詞 5

  青城山為中國玄門劈頭地之一,屬玄門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會68公里,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全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聞名的汗青名山和國度重點風光勝景區,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配相助為一項天下文化遺產被列入天下遺產名錄。

  青城山屬于亞熱帶溫濕季民俗候區,年均勻氣溫15攝氏度閣下,素有“洞天福地”、“人世瑤池”之稱,山內古木參天,群峰圍繞,四序如春,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致美妙,文物事業浩瀚;后山天然風景原始而華麗,如世桃園,雄壯而又隱秘。

  青城山旅游最佳時刻:一年四序皆相宜旅游,7、8月更是避暑勝地。

  青城山導游詞 6

  青城山自古素有“青城全國幽”的美譽,分前山和后山兩部門,前山是青城山風光勝景區的主體,玄門文化、文物事業多齊集這里,這里也是一樣平常旅客口中的“青城山”;后山以天然風物取勝,是度假休閑的.好行止。

  嬉戲青城山,一樣平常來說半天足矣,無需住宿。山間四處有售賣飲食的店肆。假如時刻豐裕,提議住宿一夜,便于第二天早起看日出,山間天師洞和上清宮皆有道觀提供食宿。

  青城山山門外的建福宮建于唐代,最大的看點是宮內懸掛的一副394字的長春聯。沿著山門進入后,經滴翠亭、自然閣,到怡樂窩就分成兩條線路:一條是左邊的步道,可步行上山;右邊則是去往月城湖,乘坐渡船到對岸乘坐索道,可直達上清宮,與步道會集。提議步行上山,然后乘坐索道下山,可領會游山的愛好。

  沿著步道步行上山,經引勝亭、山蔭亭等處,抵達天師洞。天師洞分三清殿、三皇殿和黃帝祠三重大殿。三清殿前懸掛的“丹臺碧洞”匾額是清朝康熙天子親筆手書。黃帝祠左側有一洞窟,聽說是昔時張道陵修煉之處。

  天師洞上行至訪寧橋,路又分為兩支,左邊通往祖師殿,右邊去往向陽洞。祖師殿供奉真武大帝和張三豐,但嬉戲竣事要原路返回訪寧橋,你也可以擦過祖師殿,直接去往向陽洞。向陽洞是一個自然洞窟,聽說昔時蔣介石曾在此遁跡。繼承上行就達到上清宮了。

  上清宮是青城山里位置最高的道觀,宮內有老君殿、三清殿、文武殿和道德經堂,香火興隆,大大都游人至此城市燒香祈福。宮門口有觀日亭,得當撫玩日出。

  出上清宮繼承前行,可以達到青城第一峰(彭祖峰)頂,山頂建有老君閣,閣中供奉的老君造像是以昔時徐悲鴻遺作《紫氣東來》為原型而繪制。嬉戲竣事,原路下山,從上清宮前行不遠即達索道上站。

  青城山導游詞 7

  大家好!這次我們來到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青城山,我是柯導,請大家多多關照。現在,緊跟我的步伐,來一場愉快的青城山之旅吧!

  青城山古名天倉山,是唐開元十八年才更名為青城山。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因這里終年常綠而得名。另一種是青城原名“清城”,佛教發展迅速,和道教打官司都打到皇帝那去了。唐玄宗下詔判定,又將“清城”改為“青城”了。當然青城山是道教名山。

  我們來到前山,眼前的是青城山。這里的木柱上有許多優美字體,這里有塊展板。青城山屋頂上青瓦和燕尾脊,瞧,屋頂上的小人個性鮮明、做工細致,大家仔細看就能看清楚。屋頂的位置放得也十分巧妙。最高的那個屋頂的兩個角高高翹起,裝飾巧妙華麗,真是完美之作!它也是道教發源地,凝聚了中國道教文化的骨髓。所以,青城山是道教活的“博物館”。旁邊是建福宮,窗欞鐫花刻鳥,古樸又莊重。這里宮內主祀主神寧封真人及杜光庭。宮前和宮后都有許多美景。屋頂綿延起伏層巒疊嶂,有一種隆重的'氣氛。它也是不可不游的景點。

  我們來到后山,這里植被茂盛。這些建筑是用木頭或石頭做成的,并且堅固美麗。有森林氣息。往前走,有一處天然閣。這天然閣真是厲害,如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真的呢!來,我們坐下來休息,順便觀賞一下周圍風景。

  現在,請大家自由游覽。記得注意安全。10分鐘后在這集合。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上這里的。

  青城山導游詞 8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現在要去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的西南部。坐公共汽車到那里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利用路上的時間向你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的名字有兩種取法:一種是說青城山有36座陰陽峰呈環狀排列,峰巒險峻,綠樹籠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市,以其形狀命名,叫青城山;第二種說法是青城山,原名青城山,之所以叫青城山,是因為古代神話說“杜青、魏紫為天帝所居”,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后來,東漢道教的創始人張玲·張天師創建了以青城山為基礎的石天路。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之說,與青城仙都之意一致,山名不變。唐朝初年,佛教發展迅速,青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領土之爭。訴訟被提交給皇帝,唐玄宗親自寫了一封信,決定“道觀應該得到尊重,寺廟應該站在山外”。道教贏了。但信中卻把青城山的清字寫成了“綠而無水”。道教不僅借助皇帝的個人判斷收回了領土,還改名青城山。

  這個故事不是傳說,山上保存的唐碑圣旨全文也在,足以作證。

  道教文化

  說到道教文化,由于2000多年來道教在青城山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古代高路的主持和管理,青城山作為道教的祖山和外行人眼中的“圣山”得到了充分的保護?梢哉f,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遺址、歷史傳說、飲食習俗乃至花草樹木都滲透著道家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的發展有幾個大起大落。東漢(公元143年)漢安二年,邛崍山系何銘山(今大邑縣)和尚張玲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因為張玲被弟子尊為“石天”,所以他所創的道教也被稱為“石天道”。石天道是在張玲及其后代石天道的創造和發展之后,逐漸傳播到全國的。晉隋時期,石天道興起了北石天道和南石天道,并出現了區域性的宗派。青城山屬于石天南路正義派。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到青城山,將石天道教傳統與上清道教相結合。上清道學聲稱道的實踐可以提升“清氣天”,高于老石天道學的理想“太景清”。杜光庭后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成為尚書侍郎,光祿大夫。他名叫蔡國公,晚年在青城山生活了近30年。他著書立說,對道教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偉等人創立了衛青學派,以雷法為能,內丹與法術相結合,說“能驅邪、治病、達帝、呼天搶地、善用自然”。元朝封他為“袁磊廣府真人”。當時信眾眾多,青城山再次興盛。明代青城山道教屬于全真道隆派。全真道與原天師正的區別在于,它主張和尚要出家,以和尚的`身份住寺廟,不娶妻,不吃肉,從而創造了一套養生靜養的修行方法。道士住在山里,自然更注重寺廟的維護和山林的耕種。明末戰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亡。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隆派道士陳清杰來到青城山主持教務,再次改變了局面。后來,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陳從康熙帝手里得到了《澹臺必東》一書,并封他為“必東真人”。

  佛寺的大門

  各位嘉賓,我們現在在青城山前。眼前壯麗的古典山門,身后青翠的山林,總讓每一個游客都感受到一種深深的隱逸感,進入這個靜謐世界的渴望油然而生。請不要擔心,我們先去山門旁邊的苻堅宮看看。

  張任峰下的苻堅宮建于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張任洞,宋代朝廷賜名“惠慶苻堅宮”張人峰得名于寧豐。相傳寧豐是黃帝時代的制陶官。他可以在火焰中行走,隨著煙霧上下移動,控制風和云。寧風幫助黃帝學習了“飛龍高蹺”的技術,打敗了蚩尤,統一了中國。他被黃帝稱為“五岳張任”。宋朝時,周樹青城山公公觀被封九天,楚父決定做一個真正的君子。道教十洞有一個主治神仙,寧峰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苻堅宮重建于清朝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近年來大規模修復重建。

  青城山導游詞 9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們現在出發去游覽青城山。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倉山”,又名“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8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青城山在歷史上名稱很多,曾叫“汶山”、“天谷山”、瀆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等名。青城山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是全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千米,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后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寒氣逼人、夏天則涼爽無比,蔚為奇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圣母洞、山泉霧潭、白云群洞、天橋奇景等。

  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堪稱青城山特色的還有日出、云海、圣燈三大自然奇觀。其中圣燈(又稱神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圣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后,在上清宮附近的圣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傳說是"神仙都會"青城山的神仙朝賀張天師時點亮的燈籠,稱為圣燈。實際上,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青城之幽素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詩圣”杜甫來到青城山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1940年前后,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舉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還篆刻圖章一方,自號"青城客"。六十年代,張大千在遠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羅畫巨幅《青城山全圖》,供自己及家人臥游。晚年自云:“看山還故鄉青”,“而今能畫不能歸”,終身對故鄉青城仙山充滿著眷戀之情。 在中國,這世外桃源是十分美麗的。

  青城山導游詞 10

  現在我們出發去參觀青城山。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是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部,古名天倉山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東距成都68公里。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四川名山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魁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稱。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青城山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受到很大影響。歷史上青城山有很多名字,如汶山、天谷山、瀆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等。青城山被世界第五名山的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AAAAA等級旅游景點。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部,東距成都市68公里。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青城山峰環繞起伏,綠樹成蔭,享受著青城天下幽的`美。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十大道教洞天的第五洞天。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部分,約15平方公里,風景優美,文物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自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后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森林幽靜,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寒冷,夏天涼爽,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圣母洞、山泉霧潭、白云群洞、天橋奇景等。

  自古以來,人們就用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綠意盎然,山谷、宮觀都隱藏在郁郁蔥蔥的樹木中。道觀亭閣采用天然材料,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了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日出、云海、圣燈三大自然奇觀堪稱青城山特色。圣燈(又稱神燈)特別奇特。上清宮是觀賞圣燈的最佳景點。雨后晴朗的夏天,夜幕降臨后,山上的亮點可以在上清宮附近的圣燈亭里看到,閃爍飄蕩,少了三五盞燈,忽生忽滅,多了幾百個,山谷一時燦爛。傳說是神仙都會青城山神仙朝賀張天師時點亮的燈籠,叫圣燈。事實上,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青城的幽素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高度贊揚。唐代詩圣杜甫來到青城山,寫下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1940年左右,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居住在青城山清宮。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越千幅,還篆刻一方,自稱青城客。20世紀60年代,張大千在遠離重洋的巴西圣保羅畫了的《青城山全圖》,供自己和家人臥游。晚年自云:看山還故鄉青,現在能畫不能歸,終身對故鄉青城仙山充滿眷戀。 世外桃源在中國非常美麗。

  青城山導游詞 11

  青城山山青水秀,風景優美,文化燦爛、歷史悠久,所以有人形象地說,青城山既是一位美女,更是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它象清麗脫俗的仙女,寫一下這個“幽”字,就是“山”里藏著“絲絲”,意思就是說,青城山里蘊藏著絲絲不斷、連綿不絕的生命力呀。 ‘

  多年來,青城山的平均氣溫一直都是15攝氏度,非常宜人,年平均降雨量是1300毫米,非常濕潤:也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長,青城山風景區的林木總面積達2350公頃,可以說是植被繁茂,晶類眾多,僅木本植物就達110余科、730余種,既有挺立在廟觀旁的參天大樹,又有豐富多彩的原始森林和壯觀秀麗的大面積人工林,其中的古樹名木有銀杏,它是世界上稀有的最古樹種之一,俗稱白果樹,最著名最神奇的是青城山天師洞銀杏,傳說是張天師手植的`,高50多米,徑圍20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現在已被四川省林業廳正式封為“天府樹王”,它有很多白果筍密集下垂,極為壯觀,是青城山的鎮山之寶,是中國道教誕生、發展的見證。另外,青城山還有大量的楠木、唐衫、棕樹、珙桐等珍稀樹種,青城山的花卉資源也非常豐富,青城幽蘭馳名中外。青城山的森林植被,都有很高的生態、科研、旅游價值,是大自然

  遺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植被豐茂,林木有情,空氣自然也就十分新鮮有靈氣。

  此外,青城山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這里的野生動物有197科50多種。禽鳥約200余種,魚類品種有20余種,野生兩棲動物、爬行動物20多種,屬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有:大熊貓、金絲猴、還有青城玉鴉、

  紅嘴相思鳥、杜鵑鳥、娃娃魚等等。

  最早用“幽”字形容青城山的,是唐朝詩圣杜甫,他在《丈人山》一詩中寫道: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后陸游贊嘆青城說“坐觀山水氣幽清”,近人吳稚暉更是直接說:“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劍閣、三峽、峨嵋皆無遜色。故以天下幽標明青城特點。”這就是常

  說的“青城天下幽”的來歷。

  青城山與道教的關系,那可真是源遠流長,可以看到道教的整個發展歷史。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青城山支脈鶴鳴山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據說他“會三界萬神于青城黃帝壇下,立二十四治”,也就是將當時的四川及漢中的部分地區劃分為二十四個教區,分別管理,所謂“治”,

  與亂相對,含有管理、有序、安定、文明等內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權。

  我叫楊某某,你們可以叫我楊導游,我們將要去的是青城山。常言道:峨眉天下秀,青城處處幽。青城山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28公里處,以它特有的幽靜而聞名天下,吸引著無數中外游客。各位游客,我們就要下飛機了,請注意文明環保。

  來到青城山山麓,正道從福建開始沿整齊的石階而上,只見天師洞和山蔭亭時隱時現。特別是陽光照耀下的山蔭亭,像朵鮮花在綠草叢中忽隱忽現。

  沿著山間小道繼續向上攀登,神奇的天師洞就展現在眼前。道教天師洞金碧輝煌,在那三清殿內供奉著至高無上的主宰者:上清、下清、玉清的泥塑彩像,彩像身材高大、神情肅穆。三清殿后的壁巖洞中,留有張天師的塑像,塑像橫眉豎眼、怒不可遏,一手持劍一手握玉雷印。

  從天師洞出來,登上5000多米的青城山頂,各種景物盡收在眼底,引人注目的是銀杏樹,這一棵那一棵,很神氣的站著。舉目望眾山如小丘,的確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好了,這愉快的一天就要結束了,我們以后有機會再見了,祝大家玩得愉快。

  青城山導游詞 12

  黃帝祠在正殿“三清殿”后,我們從上清宮下來,是從后向前看,所以先看天師殿,再進黃帝祠,最后再游三清殿。黃帝祠是供奉的軒轅黃帝。殿宇重檐回廊,古樸靜雅,橫額上有國民黨的元老、大書法家于石任手書的“古黃帝祠”四個金字,祠前的“軒轅黃帝洞碑”刻的是馮玉樣將軍1943年撰題的頌詞:“軒轅黃帝,偉大民祖,戰功烈烈,仁愛各族。制禮作樂,能文能武,垂教子孫,流芳千古!边@位中華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為神。青城山因有黃帝到丈人山,訪寧封修習“龍蹺飛行”之術的傳說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間山上就立洞祭祀了。

  三清殿

  現在我們游覽三清殿。三清殿是天師洞景區最宏偉和最值得欣賞的'道教宮觀建筑。

  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筑,建于1923年,近年又進行過維修。殿前通廊以九級石階接托,前檐以六根大石圓柱支撐,石柱又分別立于高1.2米、精雕奇獸圖案的石礎上面,顯得莊嚴而又十分氣派。殿堂橫列五大開間,共580平方米,前后檐柱和經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圓雕大柱28根,石柱上端撐弓、彎門全系鏤空花刻,有飛禽走獸,人物花草,色調素雅,與建筑配合和諧協調。樓上是“無極殿”,樓正中有八角形樓井,用于采光通風,還可卸去游人壓抑之感,正中懸有康熙御書“丹臺碧洞”匾額。殿內供奉道教至高無上的三位尊神:居于玉清化境(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征洪元世紀;居于上清化境(在禹余天)的靈寶天尊,象征混元世紀;居于太清仙境(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征太初世紀。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稱“三清”,所以這里叫“三清殿”。

  殿前的石欄上,刻有許多人像,光頭露背,翻騰撲躍,嬉鬧戲耍,頭光上沒有戒疤,天靈蓋下凹未平,有的還有“毛根兒”,穿開擋褲,若嬰孩形象,是為“赤子”。按《道德經》說:“常德不離,得力歸于嬰兒”,教人要保持純潔、善良的赤子之心,認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界。石雕中還設計了一些樂器,那海螺遇到山風,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叫“天籟”。這組石雕就天簌嬰靈圖,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審美情趣。

  殿前還有一株古銀杏,高約30米,樹冠直徑36米,傳為張天師手植。

  下山

  走出古常道觀的山門,天師洞景區的游覽告一段落,請大家再看一下這宮觀的位置,當初的選址人是何等的高明!

  古常道觀位處白云溪和海棠峰之間山坪上,海拔高1000米,后有第三混元頂聳立如屏,左接青龍崗,右攜黑虎塘,三面環山,前方白云谷視野開闊,可望千崖迤邐,萬樹凝煙,身居深山目及天際,一派神仙都會的境界。而且天師洞的宮觀建筑把山門、三清殿和黃帝殿作為核心,布置在中軸線上,大小十多個天井和曲折環繞的外廊,隨地形高低錯落,把殿宇樓閣聯成一片,廊柱上楹聯詩刻,天井中古木奇花,充滿詩情畫意,與周圍的山景相襯,分外幽雅。十分符合道教的融于自然的思想。

  各位朋友,現在順路下山。我們今天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時候更青幽、更美麗,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也比任何時期更多。這是因為,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宮觀亭閣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保護,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區正式申報自然文化雙遺產,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青城山煥發了青春,更加靚麗。

  大家就要離開青城山了,如果有的朋友想帶土特產回去饋贈親朋好友,我介紹四樣青城山有名的特產:白果燉雞、洞天乳酒、青城貢茶、洞天泡菜。

  青城山導游詞 13

  四川是我國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最多的省區,九寨溝、黃龍、樂山大佛、峨嵋山、都江堰、青城山、臥龍、四姑娘山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都江堰--青城山、劍門蜀道、貢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嶺雪山等9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是白水溝上游白河的支溝,以有九個藏族村寨(所以又稱何藥九寨)而得名。九寨溝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溝內分布一百零八個湖泊,有“童話世界”之譽;九寨溝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旅游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黃龍(HuanglongScenic Area)位于四川省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的岷山山脈南段,屬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黃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于世。巨型的地表鈣華坡谷,婉蜒于天然林海和石山冰峰之間,宛若金色“巨龍”騰游天地。自然景觀獷中有精,靜中有動,雄中有秀,野中有文,構成奇、峻、雄、野的景觀特點,享有世界奇觀、人間瑤池之謄。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

  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巖造像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游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都江堰(Dujiang yàn),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臥龍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西南部,邛崍山脈東南坡,距四川省會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保護區始建于1963年,面積20萬公頃,是中國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國家級保護區之一,是國家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護區現有人口5343人,其中,農業人口4550人。

  四姑娘山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由四座長年被冰雪覆蓋的山峰組成。如同頭披白紗,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其中幺妹身材苗條、體態婀娜,常說的“四姑娘”就是指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

  青城山導游詞 14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玄門劈頭地之一,屬玄門名山,國度5A級景區。于2000年同都江堰配相助為一項天下文化遺產被列入天下遺產名錄。青城山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全山林木青蔥,四序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全國幽”之美譽。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風光勝景區的主體部門,約15平方千米,景致美妙,文物事業浩瀚,首要景點有建福宮、自然圖畫、天師洞、向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后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行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冷氣逼人、炎天則風涼無比,蔚為異景,首要景點有金壁天倉、圣母洞、山泉霧潭、白云群洞、天橋奇景等。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歸納綜合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天津導游詞,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富強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天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浮現出道家崇尚樸實天然的氣魄威風凜凜。青城之幽素為歷代文人書生所推許,唐代“詩圣”杜甫來到青城山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1940年前后,今世國畫人人張大千舉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還篆刻鈐記一方,自號"青城客"。六十年月,張大千在遠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羅畫巨幅《青城山全圖》,供本身及家人臥游。暮年自云:“看山還家園青”,“目前能畫不能歸”,終身對家園青城仙山布滿著眷戀之情?胺Q青城山特色的尚有日出、云海、圣燈三大天然異景。個中圣燈(又稱神燈)尤為怪異。上清宮是撫玩圣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后天晴的夏季,夜幕來臨后,在上清宮四面的圣燈亭內可見山中灼爍點點,閃爍飄揚,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

  青城山導游詞 15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來自德陽華山路旅游公司的實習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羅,也可以叫我“羅導”。這次的旅程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和擔當講解員,希望通過我,可以為大家帶來一段歡樂的旅程。在這次的旅程中如有照顧不周到的地方,還請大家理解并繼續支持我的工作。謝謝大家!

  首先,我對今天的旅程事項做個大概介紹。

  我們早上八點從文廟廣場出發,途經成德高速、成都繞城高速、成灌高速、都江堰、青城山,全程大約100公里,120分鐘左右到達青城山。

  大家在汽車行進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系好安全帶,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照顧好身邊的老人和小孩,不要在車上大聲喧嘩,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車上備有礦泉水和暈車等常規藥物,有需要時請和我聯系。

  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目的地—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是全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青城山,有很多的故事和傳奇,以及物產、人文特色,我就不在這里一一做詳細的介紹,當我們到達目的地時,身臨其境,讓我們共同去發現,挖掘它的文化、故事和傳奇,F在,我們稍作休息,保持體力,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向青城山進發。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青城山導游詞】相關文章:

青城山導游詞范文06-25

青城山導游詞(精選10篇)08-08

青城山風景區導游詞(精選10篇)06-13

四川青城山導游詞(精選12篇)06-18

青城山作文12-23

關于青城山的詩句06-24

(通用)青城山作文12-23

擁抱青城山之旅08-08

游青城山作文03-26

成都的青城山作文0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 国产色爽女小说免费看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欧美日本一区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黄 | 午夜色a大片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视 | 天天搞天天操 | 日狠狠| 香蕉久久久 | 国产欧美二区三区 | 制服女子校生在线调教 | 日韩精品专区 | 国产成年人视频 | 国产丝袜在线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一级片手机在线 | 欧美成人性色xxxx视频 | 热热色网站 | 污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v一区二区三区 | 波多野结衣免费观看视频 | 看免费黄色大片 | 小明www永久免费播放平台 | 一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特级黄色毛片视频 | 草的爽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 免费特黄级夫费生活片 | 日本videos高清hd | 免费在线看黄色片 | 天堂在线观看视频观看www | 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无遮挡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 | 午夜影院入口 | 老司机午夜视频 | 国产玖玖 | 9re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免费一 | 日本a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