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成語典故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典故吧,中華上下五千年,產(chǎn)生了無數(shù)故事。當你說出一個典故的時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歷史嗎?都有哪些經(jīng)典的典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成語典故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典故故事:鑿壁借光
“鑿壁借光”這個成語來源于漢朝時期,有一個少年叫匡衡。他家境貧寒,但是他對學習非常渴望,常常因為沒有錢買燈油而苦惱。一天,匡衡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家的墻壁有一個小洞,鄰居家的燈光正好從那里照進來。他靈機一動,把墻壁上的小洞稍稍擴大一些,借著這微弱的光線,他每天刻苦讀書,最終成為了一位很有學問的人。
成語典故故事: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這個成語來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名叫廉頗的大將。他因為覺得自己比藺相如的功勞大,而瞧不起藺相如,處處為難他。但是藺相如卻總是避讓廉頗,這使廉頗非常慚愧。后來廉頗明白了藺相如的良苦用心,就背著荊條上門請罪。從此以后,他們兩人成了好朋友,共同保衛(wèi)趙國。
成語典故故事: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這個成語來源于秦朝時期,趙高掌握了權力,但他害怕有人不服從他的命令。于是他牽來一只鹿,指著說:“這是一匹駿馬!比撼紴榱擞馅w高,都附和說這是一匹駿馬。其實這只是一頭鹿,但因為趙高的指使,大家都隨聲附和,造成了這個成語的流傳。
成語典故故事: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這個成語來源于秦朝末年的楚漢戰(zhàn)爭時期。項羽為了激勵士兵奮勇戰(zhàn)斗,下令把軍隊里的飯鍋打破,渡過漢江后把船全部鑿沉,只留下一座破廟作為退路。因此士兵們個個勇猛無比,大敗劉邦,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成語典故故事:江郎才盡
“江郎才盡”這個成語來源于南朝時期江淹的故事。江淹年輕時很有才氣,寫出的文章深受人們喜愛。然而在晚年時,他的文章卻寫得越來越差勁了。人們都傳說這是因為他作夢得到的錦囊里沒有了妙筆的緣故。從此,“江郎才盡”這個成語便流傳了下來。
成語典故故事: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來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趙國將領趙括。他只會紙上談兵,實際帶兵打仗時卻屢屢失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停留在書本知識上而不去實踐是行不通的。
【成語典故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典故故事02-23
成語典故故事06-05
成語典故簡短故事02-21
成語典故簡短故事_歷史上著名成語典故02-21
成語里的名人故事_成語典故素材07-06
成語典故故事(精選30篇)08-15
成語故事及典故大全03-19
成語故事典故07-31
成語故事杞人憂天的典故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