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無全牛成語解釋
成語解釋: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成語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成語繁體:目無全牛
成語簡拼:MWQN
成語注音:ㄇㄨˋ ㄨˊ ㄑㄨˊ ㄋ一ㄡ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目無全牛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游刃有余
成語例子:謝覺哉《不惑集·目無全牛》:“我們稱贊人會辦事,常說他‘目無全牛’。”
英語翻譯:be supremely skilled
成語謎語:午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嫻熟,刀子在牛骨縫里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夸他技術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了解
【目無全牛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目無全牛的成語解釋10-02
目無全牛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0-11
瘠己肥人成語解釋及成語接龍10-19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2-28
關于春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24
形容夏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4-13
成語大全及解釋07-21
成語解釋大全07-20
水的成語及解釋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