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奧運宣傳策劃書
一、實踐名稱
高校學生“迎奧運,創和諧”系列實踐活動
二、實踐團隊名稱
“迎奧運,創和諧”奧運宣傳小分隊
三、實踐基調暨口號
“登一段健康山,種一棵和諧樹,上一堂奧運課,傳一份學子情”
四、實踐時間
7.25——8.12(暫定)
五、實踐簡介
2008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中國北京隆重舉行,奧運是中國人民生活中的一件盛世,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為之出力。在我校“為奧運出力,不一定在2008,不一定在北京,不一定在賽場”的理念引導之下,本實踐小分隊將會用實際行動宣傳奧運、服務奧運,用精神風貌為奧運增色,為奧運添彩。
本次實踐活動,我們將打破單獨地域,以寧波大學為主體,聯系長三角地區(主要為浙江、上海、江蘇)各高校大學生共攀浙江名山,展現當代大學生對于關心支持2008北京奧運的“同一個夢想”,以及對于“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的理解和詮釋。
本次活動我們定的主基調為:“登一段健康山,種一棵和諧樹,上一堂奧運課,傳一份學子情”。我們以登山為主干,宣揚奧運會運動這一永恒的主題,并通過我們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得群眾透過我們的行為,理解“全民運動,強健體質,共促和諧”的、符合奧運精神和我們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題;在登山過程中穿插“共植奧運青春林”、“共上奧運宣傳課”、“共發奧運宣傳單”等子活動,在“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指引下,宣傳奧運,以期在市民中廣泛宣傳奧運知識,傳播奧林匹克文化,倡導奧運理念,進一步提升當地人民對于奧運的理解,迎接奧運會的到來。
本次活動共邀長三角地區高校的學子共同參加,一方面是因為上海市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奧運火炬也將穿過江浙兩地,意義重大;另一方面,我們希望以本次實踐為突破口,尋求社會實踐的跨地區合作,探尋嶄新的社會實踐模式,并擴大寧波大學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影響力。我們初定了由寧波大學文學院實踐小分隊主管,邀請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長三角地區學子共同參與,共同表達長三角地區高校學子對于奧運的期盼和支持。
六、實踐意義
一、展現學子熱情,推進全民健身
通過登山活動,展示大學生對于2008北京奧運的向往和對“更快、更高、更強”奧運精神的理解和詮釋,并以此為契機,積極邀請當地百姓一同登山,以期通過北京奧運的契機,引導市民、農民和外來務工人員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和運動習慣,為推進“陽光體育運動”、推廣“全民健身”理念作出積極貢獻。 二、普及奧運知識,弘揚奧運文化
通過“共植奧運青春林”、“共上奧運宣傳課”、“共發奧運宣傳單”等子活動,加深對于“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奧運理念的理解,并通過這樣的形式宣傳奧運,以期在市民中廣泛普及奧運知識,傳播奧林匹克文化,倡導奧運理念,進一步提升當地人民對于奧運的理解,迎接奧運會的到來。
二、突破地域局限,謀求合作交流
通過活動的契機,聯合長三角地區(寧波、上海、杭州、金華等地)高校學子,以及當地百姓,互通有無,進一步加深對于奧運精神的理解,擴大2008北京奧運志愿者服務的視野,為以后的一系列奧運志愿者以及宣傳活動奠定一定的基礎。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推廣寧波大學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在長三角地區的影響力,打造文學院實踐小分隊的品牌,探尋多所高校學子共同參與的嶄新模式。
七、可行性分析
一、實踐活動總體的可行性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中國的一件大事,是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國綜合實力和體育實力的一次盛會,是全世界和平友好的一次盛會。每一個中國人對于2008北京奧運會都擁有同一個夢想,在這個夢想的指引下,每一個中國人都渴望為北京奧運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因此,本次活動的具有極高的可行性。
二、聯合各地高校的可行性
實踐小分隊成員大多來自長三角地區,同學分布在寧波、上海、杭州、金華等各地高校,便于聯系當地高校,聯合兄弟學子,一起展開實踐活動。
三、展開奧運宣傳的可行性
隨著2008北京奧運的日益臨近,奧林匹克的理念和文化也空前地深入人心,在此基礎上,百姓對于奧運的向往,對于奧運知識的渴望也與日俱增,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共植奧運青春林”、“共上奧運宣傳課”、“共發奧運宣傳單”等奧運宣傳活動必將得到極大的支持,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登山插旗植樹的可行性
浙江屬于丘陵地區,名山較多,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攀登選擇。與此同時,隨著當地兄弟院校和當地百姓的加入,我們也可以更加了解當地地理情況,有一定的安全保障。由于我們會選擇適合在山區生長并能在夏天種植的樹種,所以植樹活動也可以實現。
八、線路安排
寧波——杭州(臨安)——金華(武義)——寧波
(詳見下圖標識)
行程標識圖
九、行程安排
(時間可能由于天氣等原因進行微調)
一、始發寧波站(2007.7.25——2007.7.27)
1、2007.7.25寧波地區自行車環城宣傳,寧波地區奧運宣傳單發放
2、2007.7.26將奧運旗幟插上寧波之巔四明山、種植奧運青春樹
二、杭州(臨安)站(2007.7.29——2007.8.1)
1、2007.7.29上海高校學子與我們會和,共同到達臨安,聯系當
地同學,進行前期宣傳
2、2007.7.30深入當地進行奧運宣傳課,介紹奧運知識理念
3、2007.7.31休整一天
4、2007.8.1將奧運旗幟插上浙西最高峰——清涼峰
三、金華站(2007.8.4——2007.8.7)
1、2007.8.4到達金華,聯系浙師大同學,進行前期宣傳
2、2007.8.5攀登牛頭山,插奧運旗幟,種植奧運青春林
3、2007.8.6休整一天
4、2007.8.7金華地區奧運宣傳課、奧運傳單發放
四、終點寧波站(2007.8.9——2007.8.10)
1、2007.8.9到達寧波,做登山準備
2、2007.8.10將奧運旗幟插上九峰之巔,結束實踐
十、活動流程
一、前期準備階段(已完成)
2007.7.16——2007.7.20(時間暫定)
1、做好具體活動策劃,送學校學院主管部門審批;
2、通過網絡、紙質媒體的資料查找了解地形確定目標城市和目的'地山,設計交通路線和攀登方法(詳見【路線安排】塊);
3、盡量聯系媒體,做好宣傳工作(詳見【媒體宣傳】塊);
4、聯系目的地相關單位,請求幫助及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了解當地奧運宣傳情況及群眾對奧運的反響;
5、做好簡單醫療用品、服裝、證件、旗幟等物資的準備工作(詳見【經費預算】塊);
二、活動推進階段
2007.7.25——2007.8.10(時間暫定)
1、在寧波大學舉行出征儀式;
2、赴目的地,與當地政府、居民取得聯系,并建立良好關系;
3、了解當地對于奧運的宣傳、認知情況;
4、進行奧運宣傳;
5、了解當地山川相關情況,選定登山路線;
6、攀登山峰,將奧運五環旗插上山頂,尋找適當地點種植“奧運青春樹”;
7、對攀登過程進行總結;
8、趕赴下一個目的地;
三、后期總結階段
8.5——8.10(時間暫定)
1、總結在攀登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深入體驗“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
2、總結各地的奧運選創狀況和各地人民對于奧運的認知,總結在各地宣傳奧運的經驗教訓;
3、分頭形成論文,進一步進行討論;
4、形成論文;
十一、人員安排
由于人員較多,任務復雜,以下以小分隊人員進行分組,分工合作:
小組人員職責
宣傳聯絡來雄張順詹飄飄1、負責活動全程地點、人員聯絡;
1、負責媒體宣傳工作,每日報道上傳、發送;
后勤保障周建梁王屹峰金立宏1、負責藥品、旗幟、樹苗等物質的購買和保管;
2、負責車票的購買
財務管理曾德洪萬娟1、負責活動經費的保管和整合;
3、負責收入支出的記錄,收支帳目的管理;
4、負責發票、車票等票據的管理的管理;
活動統籌朱麗麗陳師韜1、負責整體活動的統籌和活動物品的管理
十二、經費預算
一、前期準備階段詳細清單如下:
1、服裝20件
2、藥品(紅花油1瓶、云南白藥1瓶、霍香正氣丸1瓶、創可貼若干、黃連素1盒、風油精5瓶、暈車藥1盒、感冒藥2盒、退燒藥2盒、龍虎丹1盒)
3、證件(實踐小分隊標識證件)
4、旗幟及橫幅(寧波大學文學院院旗、奧運五環旗、實踐小分隊橫幅)
5、宣傳單
以上五項制作費用合計人民幣600元;
二、交通費用
1、寧波——杭州(臨安)60*10=600元(含轉車)
2、杭州(臨安)——金華55*10=550元(含轉車)
3、金華——寧波65*10=650元(含轉車)
其他地區內部公交費用預計350元
以上各項交通費用總計2150元
三、在當地食宿費用
合計人民幣1600元;
總計費用:4350元
【高校奧運宣傳策劃書】相關文章:
宣傳奧運英語范文05-03
高校大學生消防知識宣傳策劃書02-13
高校招生宣傳口號07-14
喜迎奧運圣火策劃書06-11
奧運會的宣傳標語02-13
高校學代會策劃書03-27
高校學代會的策劃書02-16
高校聯誼的策劃書04-04
高校聯誼策劃書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