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優秀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什么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1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幫助孩子做事有條理,學習有目標。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習慣也是這樣,我們應從點滴入手,從小事培養。
針對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的實際情況,需要我們老師努力去培養孩子們的各種習慣。因此在暑期的幼小銜接班上,我就從整理書包的小習慣入手,組織孩子們開展了“整理小書包”的教育活動。
首先,帶領孩子通過猜謎語的形式,認識各種各樣的文具:鉛筆、橡皮、尺子、書本等等,然后,組織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使我們的書包更整潔,經過了一番討論后,孩子們開始整理起自己的書包。
這些平時多為家長來完成的工作,孩子們起初還真不適應:書包剛一打開,我發現有的還真是里面一團亂糟糟:有用的書沒用的書帶了四五本,沒用的本子好幾本,廢紙好幾張……把一書包的東西拿出來后,又照原樣放了回去,我馬上提示幼兒利用平時的分類法來進行整理。這下許多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竅門兒,不一會兒,許多整齊的小書包就擺在了我的面前。但我馬上就發現了新問題,分類都做得不錯,但書本正反放得不一,于是我又針對問題進行示范,這一次,孩子們的小書包總算整理好了。
我一個一個地進行了檢查:湯鑫、張俊、郭興旺等許多平時的小馬虎,都能獨立的把書包整理好了。雖然沒有像徐晴、曉諾、婷婷等孩子的那樣整齊,大的小的參差不齊,但也有了明顯的'進步,也能懂得自己的書包要學會自己整理了,具有了初步的整理意識。看來大班孩子都有這個能力了,只是在我們大人過分地呵護下,剝奪了他們應有的鍛煉與成長的機會。
整理小書包雖說是一個小習慣,但是我們別看它小就不去培養,其實孩子們的每一件小事都涵蓋著大大的成長信息。希望我們每位家長也都能細心的觀察孩子,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當書包變得越來越整齊的時候,相信他在學習上也會越來越用心,在各個方面也一定能表現出更多的成長信息!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2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這學期就是孩子們在園的最后一個學期了,看著他們長高了,長胖了,懂事了,心里為他們感到高興,但是,高興之余,又點有點擔心,大班的孩子都很好動、活潑,有些孩子們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差。例如我們的老話題“排隊問題”。
每一次的早操時間和戶外活動的時候,只要是排隊了,孩子們就一窩蜂的跑過來,就幾個小朋友也總是會站在排頭的位置上,拉著我的手,或者抱著我,和我聊天。說“老師,今天我是排頭了。”我總是會笑笑的說“你人長的高,還是排到后面去吧。”是的啊,等到排頭來的時候,那幾個總是想做排頭的孩子,也總是無奈的排到原來的位置。
一直以來,無論孩子排隊還是成人間排隊大部分都是按照身高由低到高或者按其他一些固定式的順序排隊,你是否發現,無論怎樣,積極配合的永遠都是相對較前面的。后面的總是注意力不集中,甚者不知道再問什么,講什么。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回答老師問題的永遠是那幾個排在最前面的,現在我想是不是我忽略了什么,排在隊伍最前面的幼兒看的清,聽得明,能及時跟著老師的思路轉換進行思考,后面的幼兒就會有被忽略的感覺,也覺得老師不會看得見他。這得想個辦法!
于是我們在班級開始了“助人為樂,心想事成”的一項活動,一天當中,你只要主動幫助了別人,并且沒有犯錯的小朋友,可以到老師那里領取一朵小紅花。還可以對老師說你的心愿。例如“我想當排頭,我想當小組長等等。”此活動開始后,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一天當中,孩子們之間吵架的`事件少了,以前地上偶爾會出現的垃圾,現在都會被小家伙的撿干凈。排隊問題也出現了好轉。因為幫助別人了,就可以申請做排頭了。在無意間聽到個子較高的軒軒在對旁邊的毅豪說“我今天終于牽到老師的手了,我做了排頭。”
幼兒的常規習慣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點的關注、教育,并采取多種方式去進行培養。常規教育也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民主與集中要相結合,我們更應把握一切的教育契機,讓幼兒在具體的環境中,通過親身活動和情感體驗來接受教育。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3
我班的飛飛小朋友長得模樣清秀,讓人憐愛,可不知為何經常會情緒低落,還總是會為一些小事而生氣,有時甚至會做出極端行為。
行為一:吃午飯時,飛飛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似乎在等誰來喂。一會兒,他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吃完去玩玩具了,就開始不安起來,小手捂著嘴巴,鎖起眉頭,不愿看任何人。老師安慰他,他還是哭,小手不停地扯自己的衣服。
行為二:美術活動中,飛飛一眨不眨地盯著手里的操作紙,遲遲不敢動手,想了很久才動一下。這樣就明顯比別人慢了。聽到很多孩子舉手報告說好了,他又開始鬧情緒了,小嘴嘟的很高,還索性停止了手里的操作。
行為三:午睡前,孩子們都在靜悄悄地脫著自己的衣褲,有的脫不掉就請小伙伴和老師幫忙。飛飛脫不掉自己的外套,扯著衣服跟衣服生氣,一看到老師,也不說請老師幫忙,更使勁地扯衣服了。
飛飛的行為有些極端,為了解其行為產生的原因,作為飛飛的老師,我和蓋老師與他的家長認真溝通,了解到了一些深層原因。
生氣的背后:
飛飛家是很典型的三代同堂家庭,但家庭中卻有著四種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且每一位成人都只認可并堅持自己的理念。奶奶的包辦使得飛飛的動手能力差,而爺爺的要強使得他不甘心落后于他人;媽媽事事寵著他,讓他養成了過度依賴他人幫助的習慣,但爸爸又采取極其嚴厲的強勢做法,每次都要狠狠批評飛飛,導致飛飛一聽見爸爸批評就亂扯衣服,用極端行為來反抗。
針對飛飛的家庭背景和極端的行為,我做出了這樣的分析:
1.不適應新環境,焦慮情緒爆發。
飛飛初入園,對一切都不熟悉,缺乏安全感。而他原本又是一個很內向的孩子,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用哭泣、走動、不停說話等合理的`外在行為去緩減內在的焦慮,而只是一味地默默承受。焦慮情緒一旦累積到一定的程度,他就會走向極端,采用捂著嘴、亂扯衣服等極端的行為來發泄。
2.能力弱,不自信,不敢主動溝通。
飛飛的心理和能力發展問題是交織在一起的。他的生活起居全部由奶奶一手包辦,沒有機會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缺少必要的反復練習的機會。入園后,孩子之間有了比較,他發現自己什么都不會,而其他小朋友都比自己做得好,這對要強的飛飛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讓他對自己的能力開始產生懷疑,變得不自信。也因為不自信,導致他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不喜歡用語言來表達,經常會為一點小事就生氣,更不會去請老師或同伴幫忙,只是用極端的行為來表示自己的不滿和無奈。
3.年輕家長與老人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的矛盾。
老人的教育思想還停留在只要讀書好、將來就能有出息上,同時,還有點過分寵愛孫子,孫子要什么都無條件滿足。而年輕一代則認為,對孩子不該過分寵溺,要讓孩子獨立。兩代人因為沒有很好地相互溝通,影響了孩子的發展,使得他在適應外界的過程中缺乏安全感,產生了焦慮情緒,無法正常發展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強項。
分析之后,我們和家長更多地做了交流,決定家園合作來逐步糾正飛飛的行為和情緒。我們首先給予家長建議,希望家長能統一教育方式方法,緩解教育矛盾;其次,我們也會更多地關注飛飛的表現,及時地給予引導和幫助,盡量減少孩子出現生氣的極端行為。相信在我們家園共同地努力下一定會讓飛飛的行為得到改變。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4
清明節的話題連續了幾天,和孩子們談到了有關清明節的日期、清明節的習俗等等,關于清明節放假,我們給孩子們也做了多次的安全教育。說起放假三天,大多數孩子表現出了興奮的情緒,可是也有個別孩子居然覺得不開心,濤濤小朋友就是不高興,“老師,干嘛要放三天呀?”我覺得有點奇怪,“怎么了放假不開心呀?”“這樣我會想老師的呀。”“我也會想你們的。”看著他一臉的不高興,誰敢懷疑他的真實性呢,說實話,我的心里好一陣溫暖,真的為之感動。接著濤濤的話題,我就和孩子們聊開了,把問題拋向了孩子們,“孩子們,你們說想老師了怎么辦呢?”讓孩子們來解決這個問題。玲玲小朋友馬上想到了“給老師打電話”的辦法,其他孩子也同意這個辦法,可是記不住老師的電話號碼怎么辦呢?又是一個問題,亮亮說:“老師把電話號碼給我們。”“好呀。”于是我就給予了孩子們每人一張紙,我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說出來,孩子們記錄下來,可是孩子們的差異性很大,只有幾個機靈的孩子記得住,好多孩子還是記不住。所以我就把我的號碼一邊放慢速度念出來一邊寫在了黑板上,給予孩子們充分的記錄時間后,我一組一組地檢查了孩子們的記錄,發現能全部記對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有三分之二的孩子要么漏掉數字了要么數字前后顛倒了。
發現了記錄的問題,我又和孩子們談起了電話號碼的秘密,我把孩子們記錄的'相同的數字不同的順序號碼呈現給大家,引發孩子們集體討論,數字相同的號碼一樣嗎?有的孩子認為一樣,有的孩子認為不一樣。討論過后,我給出了結論:數字相同排列順序不同,就是兩個不同的電話號碼,所以0~9的數字可以排列出許許多多的號碼組合。最后,我又留給了充分的時間讓孩子們進行相互檢查,逐一糾正號碼。
從清明節話題我們談到了放假,從放假的話題我們又談到了互相想念的情感話題,最后還延伸到了電話號碼的話題。隨機的話題不經意間就會套出更多的話題,只要我們用心去和孩子們交流,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很多交流都涵蓋了教育的契機,讓我們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和孩子們展開更多的交流,去挖掘出更多的發展潛能,讓我們的孩子們獲得更多的成長。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5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師要保證幼兒游戲的權利,尊重幼兒游戲的意愿,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的內容,才能使幼兒獲得滿足和發展。那么怎么樣的游戲區域才能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呢?
根據我們活動室空間小的實際問題,不可能設立大多的區角,滿足不了幼兒的所有愿望。所以經過反復思索,我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在班中開設一個自由活動區。自由活動區是以角色游戲為主.是幼兒按意愿創設的活動區,它與其他角色游戲所不同的是沒有固定的主題內容,而是讓幼兒結合自己的意愿,自主確定主題內容。
自由活動區在自主活動時間段開設,由幼兒自由選擇主題、自由結伴。自由活動,還能更好地培養自主能力,發揮小主人的作用。在確定活動內容之前,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活動室內的游戲材料,來設置相關的場景。如,幼兒想開個小超市,就由幼兒自己動手收集游戲所需的材料共同擺放小超市的場景;想玩小醫院的游戲,就找來醫生經常用的用具等等。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不僅要學會合理擺放,而且還要學會合理收拾。教師不過多干預幼兒,只給幼兒提供固定的擺放場地,讓幼兒盡情地做游戲的小主人。
由于在自由活動區中可以不斷變換各種游戲。幼兒不受局限,更有利于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豐富角色游戲的內容。如,在玩小醫院時,幼兒想到病人需要吃飯,于是又增設了一個小餐廳,為病人提供送飯服務。又如,在玩影樓游戲中,幼兒發現來照相的顧客,如要進行一番梳裝打扮,照出相來會更漂亮,于是又增設了美容美發的項目。在一個區域中進行多種角色游戲的結合,不但進一步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而且也為幼兒更好地發揮主體性創造了便利條件。
開設自由活動區,我們老師盡可能地解放思想,允許幼兒干自己愿意干的事,多提供半成品材料,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餐廳組的孩子發現只有一張桌子,客人多了坐不下了,孩子們就自己動手再去搬個紙箱來當桌子。當我們放開手讓孩子們自由了,他們就會尋找著解決問題的方法,會在老師準備的材料中去挖掘滿足自己游戲的需要。
自由活動區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發展,幼兒在其中嘗試著多種交往方式,通過分享、協商、謙讓、互助進行交流與合作。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的經驗,都促使幼兒去調節自我,理解他人,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伙伴關系。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11-26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11-27
[薦]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10篇11-27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合集10篇]11-29
大班教養筆記06-28
大班教養筆記05-17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03-27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10-09
幼兒園小班幼兒教養筆記隨筆11-21